毕加索作品的观点-立体主义雕塑观念的确立
文章出处:未知 │ 网站编辑:admin │ 发表时间:2015-10-14 15:34 我要分享
现代对于视知觉的研究表明,人们实际上看东西的方式不是位置的固定,而是无数个瞬间的印象,然后在观者的脑子里迅速整理出一种综合反应。所以,立体主义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个新的空间,而且有了一个新的时间量度。毕加索在继承了塞尚的同时比塞尚走得更远。他说“塞尚不管把这些视觉因素整理和组织得多么好,说到底依然受视觉的约束,他依然留恋过去的某些优点,仍然没有放弃使用变体透视学来作画”。相比较,毕加索下决心烧毁了身后通向过去的一切桥梁,几乎是用浪漫主义般的热情把绘画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因此,当人们回顾毕加索创立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时,无疑对理解他同时期的雕塑大有帮助。《费尔南德·奥利维尔》就是把头像体量分成了一系列的平面,创造了多平面的支架,使人们感受形象时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种综合反应,同时又不去破坏本身结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西方现代雕塑从这件作品开始,逐渐引发了最具本质的创新意义,其结果也是对传统雕塑观念一次决定性的改变。这一改变虽然源于绘画,但它的成就并非是对绘画实验的简单延伸与移植。它在雕塑语言内部建立起一种以几何形体支撑为基础的自身逻辑,尽管仍然含有对物象的感觉经验,但也提供了形体可以自由重新组合的可能。
然而,毕加索创作了这件伟大作品之后,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并期待着他更好的立体主义雕塑作品问世时,他却招呼不打又一头钻进了绘画创作中。当他三年后重操雕塑时,这位艺术怪才已抱定目标走到了另一条道路上,这就是又一次引起人们惊奇的浮雕式拼贴雕塑。19l2年毕加素用金属片和金属线制作了一个《吉他》,并为它着了色。在以后两年里他把立体主义的静物画转化成木头、纸卡和其它材料的雕塑样式。尽管他继续沿用立体主义绘画上的观念,但他革命性的举动最终启发了俄国构成主义先驱塔特林。这一次毕加索创立的新形式又来不及去完善它。塔特林却接过手,与俄国构成派其它成员一起改造、发展成一种新颖的形式,并最终重新影响到欧洲和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