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多·奇林达-二战后金属构成雕塑的发展
文章出处:未知 │ 网站编辑:admin │ 发表时间:2015-10-14 15:41 我要分享
西班牙在加加罗、毕加素、冈萨雷斯之后,60年代出现了一位具有国际地位的年轻雕塑家爱德华多·奇林达(Eduardo Chilido),他早期雕塑创作以人体躯干为主,造型概括简练。50年代开始使用各种材料做一些抽象的作品,特别在抽象形体的内部做一些迷宫般的透空结构,似乎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奇林达善于利用材料的特性,试图解决一系列的矛盾,重与轻、实与虚、相反与相成等等视觉现象。
60年代奇林达开始专注研究锻铁的构成手法,这是他最有特色最引人入胜的一大批成熟作品(图96、97,彩图39)。这些创作往往使人看到通过各种构成组合在延伸、扩展、转向、扭曲、分裂、合并、生长、消亡……仿佛力量的变化产生了生命的运动,时间的凝固在空中留下轨迹。他谈到:“我考虑的主要是时空,我特别喜欢表现宇宙间的神秘因素,像海、天、风、浪等这类事物,我从小就喜欢海,喜欢风”。
后来,奇林达在他的家乡伊格尔多山脚到翁达雷塔海滩的礁石上创作了那件伟大的作品《风之梳》(彩图40)。建筑师为这件作品特别设计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使人一踏上平台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三足鼎立的风梳造型彼此呼应如同从瞧石中伸出的钢爪,似乎要捉住风头粉碎波涛。这些人造的铁器已为风浪所蚀,锈染斑痕暗红如血,与自然生成一派壮观景色。

手机网站!

关注创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