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贫困”艺术-欧洲新现实主义雕塑艺术
文章出处:未知 │ 网站编辑:admin │ 发表时间:2015-10-14 15:44 我要分享
德国与巴黎新现实主义和米兰的贫困艺术不太一样,德国过去的达达主义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到了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新客观”的出现似乎更能唤起日耳曼民族的精神。当时的西德工业文明已经形成,但德国一直没有为波普艺术提供灵感的超级城市,相反德国人比法国人、意大利人更关注自身的社会和文化问题。所以从本质上讲,德国新艺术不但与美国波普毫无共同之处,同时也不是巴黎和米兰新艺术在德国的翻版。阿尔韦曼和戈尔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发表的《第一个克维尔宣言》中写道:“我们不用裁纸刀工作,我们用屠刀工作,我们的艺术不是到迪尼斯乐园去旅行”。显然,德国人在60年代的新艺术是皱起眉头,严肃地看待自己也看待别人。
绘画领域里德国出现了不少勇敢的斗士,但在雕塑领域也许是波依斯太耀眼光芒的缘故,有许多雕塑家显得默默无闻。的确,波依斯一枝独秀,他的影响力是深远的。1989年卢西·史密斯在他的一本当代艺术论著序言中提到“1987年随着波依斯的故去,结束了世界现代艺术史的一个辉煌的时代”。1990年英国最重要的艺术杂志《现代艺术家》文章评价为“现代的巫师”。最中肯的评价也许是1986年授予波依斯众望所归的世界雕塑大奖上的致辞“他把艺术带入了一段本质的境界,并使世界为之瞩目”。
上一篇:露易斯·内威尔逊-集合雕塑艺术
下一篇:集合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

手机网站!

关注创企业微信